搜索内容

新资讯
  • 《灼日——冯远自传》:《灼日》之歌
    新资讯

    《灼日——冯远自传》:《灼日》之歌

    《灼日》是当代中国美术大家冯远先生的自传,既是他的个人史,也是一部艺术史。当我们透过文字与那些过往岁月不期而遇,仿佛穿越历史的烟尘,看到个人命运与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《霍林河的女人》:斩断命运的绳索
    新资讯

    《霍林河的女人》:斩断命运的绳索

    与近几年文坛上热烈讨论的新东北作家群、东北文艺复兴每每谈及的作家作品不同,《霍林河的女人》有另一种味道。这不仅在于小说对当下东北农村经验的文学提炼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勃发璀璨的学术生命和一脉相承的精神依托
    新资讯

    勃发璀璨的学术生命和一脉相承的精神依托

    今年6月,仍然去了山西。一年前,曾经由北到南,开车纵贯山西省。今年只去了晋南,希望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,更细致地打量和寻味那些散落于乡村郊外的古建和遗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《茶山》:在茶山遇见不老的灵魂
    新资讯

    《茶山》:在茶山遇见不老的灵魂

    英国艺术家赫伯特·里德说过:任何好的艺术“总是包含着一定的奇异性”。诗人雷平阳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审美特质,于众声喧哗中呈现“奇异”,在广袤大地上打捞“微小”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今日批评家 | 张伟栋:如何读一首诗
    新资讯

    今日批评家 | 张伟栋:如何读一首诗

    我的批评观 如何读一首诗? 张伟栋 在一次课程之后,我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:如何读一首诗?那时我初来乍到,刚登上讲台不久,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夏天的忧郁与永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今日批评家 | 陈涛:我对文学批评的几点看法
    新资讯

    今日批评家 | 陈涛:我对文学批评的几点看法

    我的批评观 我对文学批评的几点看法 陈 涛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作家协会,一晃近20年。由于工作关系与个人兴趣,陆续写了一些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性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《如果根茎能说话》:声音、气息与结构
    新资讯

    《如果根茎能说话》:声音、气息与结构

    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母亲的诗,其情感、主旨既明确也显豁,无须讨论。每个有切身经历的人,其悲恸之情是共通的,也会在思念中重返记忆之路。不过,诗人作为写作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《龙凤歌》:乡土空间的时代倒影与底层镜像
    新资讯

    《龙凤歌》:乡土空间的时代倒影与底层镜像

    胡学文在今年《钟山》3-4期上连载发出35万字的长篇新作《龙凤歌》,作品延续着其历来重视的现实品格,并继续保持着知识分子审视世界的传统。读《龙凤歌》,能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一条“掐头去尾的大河”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
    新资讯

    一条“掐头去尾的大河”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

    继三年前读到卜键的《库页岛往事》之后,他另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和东北亚诸国关系史的新作《黑龙江纪事:内河·界河·掐头去尾的大河》(以下简称《黑龙江纪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
  • 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学人——喜读《张少康文集》
    新资讯

    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学人——喜读《张少康文集》

    在我的少年时代,时兴背诵“老三篇”(今天的年轻人,猝然闻之,大约不知所云),在《纪念白求恩》一文中,白求恩被形容为“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脱……
    newvoice 2024年9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