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voice 的文章
-
在互文中寻绎南京大屠杀书写的可能性——评《石头城》
中外作家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书写,已渐成气候。就小说创作而言,早期有黄谷柳《干妈》(1938)、阿垅《南京血祭》(1939)、石川达三《活着的士兵》(1938…… -
观照人世更观照人心的悲悯之作——读肖勤的《血液科医生》
乍一看《血液科医生》这个书名,我以为是对医院某一科室的深度采访,但读了小说的开头之后,才发现并非如此。这部小说写的是血液科的医生、护士、护工以及病…… -
《夜色如水》:太湖烟霞紫,回荡着生活的余味
01 尼楠的小说集《夜色如水》在今年初问世。书名中一个“水”字,揭示了其小说的气质。水,是尼楠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。湖水、雨水、夜色、月亮、草木等自…… -
“后现代现实主义”的戏仿,抑或元小说的自我拆解?
怎样的“现实主义”,还“后现代”? 作品上来就来了这么一句: 这个故事,是根据罗智的讲述以及他提供的材料写出来的。我和罗智相识,是在一次文学研讨会期间。…… -
一个喷嚏织就的“独头茧”——读蔡骏的《鲁先生传》
打喷嚏,本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应激反应,并无深意。可是,有的“喷嚏”一旦在特殊情境下打出,则显得惊天动地、不可小觑。如《诗经·国风》中那个抛弃发妻的男子被…… -
-
-
-
-
友情链接